0%

演绎推理法:经济学为什么是形式科学?

演绎推理法:经济学为什么是形式科学?

你好,我是李松。

在发刊词中,你已经了解了,奥派的米塞斯成功预测苏联计划经济注定失败,而且我们也介绍了,奥派学者们屡次预测出世界级的经济危机的故事。他们之所以能屡次准确预测出世界级的经济事件,这和他们使用的最独特的方法是分不开的。那就是,演绎推理法。那么,为什么其他经济学家无法进行这样的预测,奥派的演绎推理法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为了让你明白奥派独特的方法,我们用一个经济学界经典的案例来说明。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请来了现在主流的实证学派,让这两大门派做一个对比。看看他们在研究经济现象时,所使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吉芬商品难题


故事要从1845年爱尔兰发生大饥荒说起,当时有个英国人叫罗伯特·吉芬。他观察到了一个奇怪现象,饥荒导致土豆价格上涨,但是人们对土豆的需求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个现象给后世的经济学家们造成了一个吉芬商品的难题。以至于几乎每一本经济学原理都要先回答一下这个难题。

因为,经济学的基础原理是需求定理,所有课本上都说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意思是说,当商品的价格越高,人们对这个商品的需求会越少。但是,为什么在1845年的爱尔兰,土豆价格越高,需求量还越大呢?那岂不是违背了现有的价格理论,吉芬商品的出现会毁掉经济学的根基吗?

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我们让两大门派来PK一下,来看清在他们眼中经济学的核心差异是什么。

实证学派的同学们得出的答案并不统一,虽然他们也会使用演绎推理,但他们更相信经验,相信历史经验可以证实或者证伪理论。所以,对他们来说,关键就看在真实的人类经验当中是否真的存在过吉芬商品。

诺奖得主叫弗利德曼,他就大力主张实证经济学的方法。通过他自己的观察,认为现实当中没有看到过真实的吉芬商品例子。因此他不承认吉芬商品的存在,他用自己的观察经验,保住了需求定理。

另外两名实证学派经济学家观察到的经验,则和弗里德曼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两人一个叫罗伯特·杰森,一个叫诺兰·米勒。两位老兄不远万里跑来中国湖南,实地考察了5个多月。观察大米价格变化后湖南人民的反应,为此,这两位老兄做了个实验,随机给当地家庭补贴了一些购物券,这些购物券可用来购买大米。结果两位老兄观察到的结论非常惊人。他们发现真的存在吉芬商品。因为补贴的购物券导致了大米价格下降,这引起贫穷家庭对大米的需求量减少;取消了补贴,大米价格上升,人们又开始迫切地想要购买大米了。

虽然两位老兄的实验方法,看起来证明了吉芬商品的存在,但在奥派看来,只不过把我们的困惑又增加了一点,因为我们不知道吉芬商品的出现,是不是因为两位老兄的补贴导致的?

那么奥派是如何处理吉芬商品的呢?先说结论,和弗里德曼一样,奥派认为需求定理没有被吉芬商品推翻。但奥派使用的方法不是靠观察经验,而是从不证自明的公理进行推理。

怎么推导出来的呢?道理很简单,试想一下,如果你刚领了10000块钱工资,看到一个包卖7500块,哪怕你再喜欢,也会忍住不买。因为买了包,你接下来一个月的房租和饭钱就不够了。相比较吃喝拉撒,买包的欲望是比吃喝住行更不重要的。但如果这个包只卖500块,那么你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甚至会买两个。因为解决吃穿住行以后,你剩下的工资,用来买包绰绰有余,从你买包的这个行为,就可以体现出边际效应递减和需求曲线必然向下,那就是价格越高,需求肯定会降低。

但是奥派强调,在使用这一定理的时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其他条件要保持不变。而爱尔兰发生的饥荒,其实已经改变了其他的条件。那就是饥荒情况之下,人们对自己不同欲望的重要性排序发生了改变。以前有钱,挣了钱我们除了买土豆之外,还可以买一些不那么重要的生活用品,甚至是奢侈品。但是饥荒情况下,什么也比不上吃饱肚子重要,因此手头只要有钱,首先要买的就是土豆。

所以需求曲线还是必定向下的,任何经验案例都无法推翻它,像爱尔兰饥荒这样的案例,看似推翻了它,实际上只不过是,人们误读了具体的经验现象。

另外一个案例也能说明同样的道理,比如说我们经常会看到200块钱的包包无人问津,5万块钱一个的爱马仕却被抢购一空。这并不是说消费者比较傻,商品越贵,她反而买得越多。而是因为200块钱的包,和5万块钱的爱马仕不是同一种商品,200块钱的包只适合用来装东西,5万块钱的爱马仕却很适合用来发朋友圈,越贵的奢侈品越能满足人们较高的炫富欲望和虚荣心。但是,对同一款爱马仕,假如有机会的话,人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去免税店买价格更便宜的那款。所以说只要其他条件不变,需求定理必然成立。


为什么公理不言自明?


通过上面的案例,你是否注意到两大门派的核心差异是什么呢?差异在于,实证学派认为,经济学规律只是一种假说,既然是假说,那就必须被事实所证明。而实证学派的学者们,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同事实,得出来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但是奥派认为,经济学原理不是假说,而是不言自明的公理,就像几何和数学那样,只要推理不犯错,结论必然是真实的。用奥派第三代掌门人米塞斯的话来说,经济学是从一个行动公理出发,一步步演绎推理而出,这个公理就是“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那么,为什么这样一句话是不证自明的呢?我想,通过一个佛学小故事,可以阐明行动公理无可辩驳的特征。

我们知道,佛家认为:人都是活在欲望的牢笼里,一个欲望没有满足之前我被这个欲望折磨;满足了之后,又升起了新的欲望继续折磨我。如此不断,永无止境。因此佛祖教导我们要用大智慧勘破欲望的幻象,去除所有欲望,这样就能达到彼岸和他一起成为佛。

据说有个好事者,他就跟佛祖抬杠了,既然你佛祖叫我去除欲望,那我试图摆脱欲望这个行为本身是不是也是一种欲望呢?换句话说,我求佛心切,那求佛难道就不是一种欲望吗?

没错,这个杠抬得还是比较正确的。只要我们还是人,我们就必定是有欲望、有目的的。这种欲望可以是吃喝拉撒,可以是做宅男发呆,可以是升官发财,也可以是饮食男女,还可以是努力求佛。

从这个佛教的争论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人处于清醒状态,只要一念而起,只要意识不死,人就必定是在有目标、有意识的行动。

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个方法,去证明行动公理的绝对正确性,那就是即便你想反驳它,你也会不自觉地承认它。

举个例子,当你说行动没有目的的时候,我想问你,你的这个反驳本身是不是就是一个行动?是不是就有目的呢?其实类似的公理还有,“人可以思考,而且可以论证”。如果你要反驳这句话,其实你反驳的本身就是在思考和证明。这种思考方式有点类似哲学家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


公理性的知识


了解行动公理以后,你可能会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存在公理性的知识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介绍一个哲学小知识。

在西方哲学史上,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知识除了来自经验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来源,这个来源就是我们人类本身的理智。我们人类的心灵不是一张单纯的白纸,心灵有独特的结构,对心灵结构的研究就构成了公理性的知识。

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先验知识,或者形式的科学。它们与假说性质的经验科学是针锋相对的。

通俗一点讲,康德认为人类并不是直接认识到世间万物的。相反是依靠人天生自带操作系统,来认识外部世界的。而形式的科学就是我们操作系统最底层的算法。经验知识只是输入到操作系统里,需要处理的数据。为了获得知识,康德要求我们不要只盯着输入进来的数据,而要先去研究我们那个操作系统。康德还认为,数学、几何学这些都是先验的知识,都是形式的科学,它们都是我们独有的操作系统。

追随康德的教导,米塞斯为操作系统这个科学添加了一个新的分支,也就是经济学,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可以从不证自明的公理一步步推论出。

现在相信你已经明白了,奥派的预测为什么总是那么准确。因为在奥派的体系当中,经济学原理不是来自凭空的猜想和假说,而是从不证自明的公理严格地推理出来的。只要推理不犯错,那么推理的结论必定就是真实可信的。

这就好比几何学,几何学从来就不是来自经验,而是从我们头脑中的观念构造,一步步推理出来的。但是一个建筑工程是在盖房子的时候,他从来不会去质疑勾股定理的准确性,而用几何学盖出来的房子,就肯定不会坍塌。

总结一下,主流学界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经验的科学,经济学的原理是假说性质的。但奥派说,不对,你们归错类了。经济学其实是一门形式的科学,要向几何学那样演绎推理,正是依照这样独特的方法,米塞斯和彼得·希夫成功的预测了经济事件。那么奥派又是如何通过行动公理,推理出经济学的整个大厦呢?这就是我们下一讲的重点内容,从一句话推论出所有核心经济学规律。


划重点


康德认为人类并不是直接认识到世间万物的。相反是依靠人天生自带操作系统,来认识外部世界的。而形式的科学就是我们操作系统最底层的算法。经验知识只是输入到操作系统里,需要处理的数据。为了获得知识,康德要求我们不要只盯着输入进来的数据,而要先去研究我们那个操作系统。康德还认为,数学、几何学这些都是先验的知识,都是形式的科学,它们都是我们独有的操作系统。

请我喝杯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