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
介绍了如何开启服务,在这一节中,我们讲述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比如配置、临时开启服务、客户端等。
redis
最好要改端口,因为,很多挖矿程序专门找 6379
的漏洞。
MacBook
redis服务器的临时启动、使用和退出
临时启动
我们
cd /usr/local/bin/
ls | grep redis
就会列出下面的列表
- redis-benchmark
- redis-check-aof
- redis-check-rdb
- redis-cli
- redis-sentinel
- redis-server
- dump.rdb 用于将缓存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中
其中 redis-server 是服务端,redis-cli 是客户端。
配置文件
cd /usr/local/etc/
ls
我们发现有一个文件叫做
- redis.conf
这个就是配置文件。
临时启动的代码如下
/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etc/redis.conf
简化为
redis-server
下面博文有永久启动命令
会出现下面的字符:
81646:C 22 Apr 2020 15:04:34.173 # oO0OoO0OoO0Oo Redis is starting oO0OoO0OoO0Oo
81646:C 22 Apr 2020 15:04:34.173 # Redis version=5.0.7, bits=64, commit=00000000, modified=0, pid=81646, just started
81646:C 22 Apr 2020 15:04:34.173 # Configuration loaded
81646:M 22 Apr 2020 15:04:34.175 * Increased maximum number of open files to 10032 (it was originally set to 256).
_._
_.-``__ ''-._
_.-`` `. `_. ''-._ Redis 5.0.7 (00000000/0) 64 bit
.-`` .-```. ```\/ _.,_ ''-._
( ' , .-` | `, ) Running in standalone mode
|`-._`-...-` __...-.``-._|'` _.-'| Port: 6379
| `-._ `._ / _.-' | PID: 81646
`-._ `-._ `-./ _.-' _.-'
|`-._`-._ `-.__.-' _.-'_.-'|
| `-._`-._ _.-'_.-' | http://redis.io
`-._ `-._`-.__.-'_.-' _.-'
|`-._`-._ `-.__.-' _.-'_.-'|
| `-._`-._ _.-'_.-' |
`-._ `-._`-.__.-'_.-' _.-'
`-._ `-.__.-' _.-'
`-._ _.-'
`-.__.-'
81646:M 22 Apr 2020 15:04:34.175 # Server initialized
81646:M 22 Apr 2020 15:04:34.176 * DB loaded from disk: 0.000 seconds
查看redis服务是否启动
ps aux | grep redis
出现
licong 81646 0.0 0.0 4295836 2284 s006 S+ 3:04下午 0:00.03 /usr/local/bin/redis-server 127.0.0.1:6379
退出
因为只是临时启动,所以,只需要
command + c
就好了。
redis 客户端
redis 客户端就是 cd /usr/local/bin/ 下的
- redis-cli
直接在 zsh 中敲入
redis-cli
就进入客户端了。
用法
常用命令
- keys * 查看所有键值
- set (key) (value) 设置键key的值为value
- append (key) (value2) 在键key的值后面加上value2
- get (key) 查看键key的值
退出
command + c
配置文件
编辑配置
你可以通过修改 redis.conf 文件或使用 CONFIG set 命令来修改配置。
语法
CONFIG SET 命令基本语法:
redis 127.0.0.1:6379> CONFIG SET CONFIG_SETTING_NAME NEW_CONFIG_VALUE
实例
redis 127.0.0.1:6379> CONFIG SET loglevel "notice"
OK
redis 127.0.0.1:6379> CONFIG GET loglevel
1) "loglevel"
2) "notice"
配置字段
配置项 | 说明 |
---|---|
daemonize no | Redis 默认不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可以通过该配置项修改, 使用 yes 启用守护进程(Windows 不支持守护线程的配置为 no ) |
pidfile /var/run/redis.pid | 当 Redis 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时, Redis 默认会把 pid 写入 /var/run/redis.pid 文件,可以通过 pidfile 指定 |
port 6379 | 指定 Redis 监听端口,默认端口为 6379. 作者在自己的一篇博文中解释了为什么选用 6379 作为默认端口,因为 6379 在手机按键上 MERZ 对应的号码,而 MERZ 取自意大利歌女的名字 |
bind 127.0.0.1 | 绑定的主机地址 |
timeout 300 | 当客户端闲置多长秒后关闭连接,如果指定为 0 ,表示关闭该功能 |
loglevel notice |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Redis 总共支持四个级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默认为 notice |
logfile stdout | 日志记录方式,默认为标准输出, 如果配置 Redis 为守护进程方式运行,而这里又配置为日志记录方式为标准输出,则日志将会发送给 /dev/null |
databases 16 | 设置数据库的数量,默认数据库为0,可以使用SELECT 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 |
save < seconds> < changes>Redis 默认配置文件中提供了三个条件: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分别表示 900 秒(15 分钟)内有 1 个更改,300 秒(5 分钟)内有 10 个更改以及 60 秒内有 10000 个更改。 指定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可以多个条件配合 |
指定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可以多个条件配合 |
rdbcompression yes | 指定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 yes, Redis 采用 LZF 压缩,如果为了节省 CPU 时间,可以关闭该选项,但会导致数据库文件变的巨大 |
dbfilename dump.rdb | 指定本地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 dump.rdb |
dir ./ | 指定本地数据库存放目录 |
slaveof < masterip> < masterport> | 设置当本机为 slav 服务时,设置 master 服务的 IP 地址及端口,在 Redis 启动时,它会自动从 master 进行数据同步 |
masterauth < master-password> | 当 master 服务设置了密码保护时,slav 服务连接 master 的密码 |
requirepass foobared | 设置 Redis 连接密码. 如果配置了连接密码,客户端在连接 Redis 时需要通过 AUTH < password> 命令提供密码,默认关闭 |
maxclients 128 | 设置同一时间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默认无限制. Redis 可以同时打开的客户端连接数为 Redis 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如果设置 maxclients 0,表示不作限制。 当客户端连接数到达限制时,Redis 会关闭新的连接并向客户端返回 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 错误信息 |
maxmemory < bytes> | 指定 Redis 最大内存限制,Redis 在启动时会把数据加载到内存中,达到最大内存后。 Redis 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 Key,当此方法处理 后,仍然到达最大内存设置,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但仍然可以进行读取操作。 Redis 新的 vm 机制,会把 Key 存放内存,Value 会存放在 swap 区 |
appendonly no | 指定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Redis 在默认情况下是异步的把数据写入磁盘。 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 因为 redis 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 save 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默认为 no |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 指定更新日志文件名,默认为 appendonly.aof |
appendfsync everyse | 指定更新日志条件,共有 3 个可选值: 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快) 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 fsync() 将数据写到磁盘(慢,安全) 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折中,默认值) |
vm-enabled no | 指定是否启用虚拟内存机制,默认值为 no,简单的介绍一下,VM 机制将数据分页存放,由 Redis 将访问量较少的页即冷数据 swap 到磁盘上,访问多的页面由磁盘自动换出到内存中(在后面的文章我会仔细分析 Redis 的 VM 机制) |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 虚拟内存文件路径,默认值为 /tmp/redis.swap,不可多个 Redis 实例共享 |
vm-max-memory 0 | 将所有大于 vm-max-memory 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无论 vm-max-memory 设置多小,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Redis 的索引数据 就是 keys),也就是说,当 vm-max-memory 设置为 0 的时候,其实是所有 value 都存在于磁盘。默认值为 0 |
vm-page-size 32 | Redis swap 文件分成了很多的 page,一个对象可以保存在多个 page 上面,但一个 page 上不能被多个对象共享,vm-page-size 是要根据存储的 数据大小来设定的,作者建议如果存储很多小对象,page 大小最好设置为 32 或者 64bytes;如果存储很大大对象,则可以使用更大的 page,如果不确定,就使用默认值 |
vm-pages 134217728 | 设置 swap 文件中的 page 数量,由于页表(一种表示页面空闲或使用的 bitmap)是在放在内存中的,,在磁盘上每 8 个 pages 将消耗 1byte 的内存。 |
vm-max-threads 4 | 设置访问swap文件的线程数,最好不要超过机器的核数,如果设置为0,那么所有对swap文件的操作都是串行的,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延迟。默认值为4 |
glueoutputbuf yes | 设置在向客户端应答时,是否把较小的包合并为一个包发送,默认为开启 |
hash-max-zipmap-entries 64 hash-max-zipmap-value 512 |
指定在超过一定的数量或者最大的元素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采用一种特殊的哈希算法 |
activerehashing yes | 指定是否激活重置哈希,默认为开启(后面在介绍 Redis 的哈希算法时具体介绍) |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 指定包含其它的配置文件,可以在同一主机上多个Redis实例之间使用同一份配置文件,而同时各个实例又拥有自己的特定配置文件 |
具体属性解析
requirepass foobared
始化Redis密码:
在配置文件中有个参数: requirepass
这个就是配置redis访问密码的参数;
比如 requirepass test123
;(Ps:需重启Redis才能生效)
redis
的查询速度是非常快的,外部用户一秒内可以尝试多大150K个密码;所以密码要尽量长(对于DBA 没有必要必须记住密码);
不重启Redis设置密码:
在配置文件中配置requirepass
的密码。
redis 127.0.0.1:6379> config set requirepass test123
查询密码:
redis 127.0.0.1:6379> config get requirepass
(error) ERR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密码验证:
redis 127.0.0.1:6379> auth test123
OK
上面这个只是暂时有效,服务器重启,密码就会失效。
永久密码
在redis
的配置文件中直接配置密码
配置文件中有一行是这样的
#requirepass foobared
去掉注释,并且把foobared
改为自己的密码
如:
requirepass mypwd
登陆有密码的Redis:
在登录的时候的时候输入密码:
redis-cli -p 6379 -a test123
ubuntu
配置文件在 /etc/redis/redis.conf
redis 服务关闭
当 redis
使用
redis-server
开启后
在 ubuntu
中,使用常规方法,如
kill -9
或者
redis-cli shutdown
都不能杀死 redis
进程,这是因为服务器开机自动启动 redis
也打开了守护进程。
使用
sudo /etc/init.d/redis-server stop
或者
sudo /etc/init.d/redis-sentinel stop
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