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经济计算”工具:计划经济的致命问题是什么?

“经济计算”工具:计划经济的致命问题是什么?

你好,我是李松。

在发刊词中我们谈到米塞斯从来没去过苏联,也没有看过哪怕一页苏联的经济材料,他只是坐在自己的扶手椅上,安安静静的推理,就得出了计划经济必定走向贫困、经济崩溃的准确预言。

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要知道,那时候计划经济的呼声如日中天。苏联也因为实行计划经济,得到了大部分经济学家的叫好。站在今天的视角,要理解米塞斯唱的反调是很轻松的,但如果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我们需要凭借什么来破局呢?怎么才能发现计划经济的致命问题呢?


戈尔巴乔夫的困惑


不如让我们通过一个故事,回到计划经济的时代看一看。据说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问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这样一个问题,“您如何保障英国人民获得足够的食物呢?”撒切尔夫人两手一摊说,她没办法保证,但价格会自行做到这一点。听了这话戈尔巴乔夫当时应该是一脸懵懂的,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里说,她觉得戈尔巴乔夫一点都不懂经济学。

苏联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苏联人民却饥肠辘辘,常年都吃不饱饭,东欧有句这样的笑话说,“如果在撒哈拉大沙漠搞计划经济,那里的人们很快就会发现连沙子都是短缺的”。今天的人们普遍不信任计划经济,然而大部分人都和戈尔巴乔夫一样,没有搞懂计划经济失败的核心。

像戈尔巴乔夫一样,很多人通常认为计划经济的缺陷在于缺乏激励机制。一切都由中央大包大揽,吃大锅饭,按需分配,那么既然不能多劳多得,谁会有动力拼命工作呢?此外谁会主动做那些最脏最累的活呢?比如说在计划经济的世界里,谁去掏大粪,谁去扫大街呢?只要我们还没有被改造成圣人,只要我们仍然嫌贫爱富,好逸恶劳,那就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干这些脏活累活。


米塞斯的“经济计算”理论


不错,欠缺激励的确是计划经济的缺陷,然而在米塞斯看来,这只是一种比较肤浅的批评。万一出于某种神秘的原因,所有人都变成了任劳任怨、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圣人,那就没有欠缺激励的问题了。米塞斯这个时候站出来说,即便所有人都成了圣人,由于欠缺经济计算的工具,计划经济必然会因为生产混乱,最终导致贫困和崩溃。

米塞斯所说的“经济计算”是什么意思呢?为了了解这个理论,我们首先要介绍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叫作人类的内心世界是不可度量的。这是说人类的精神活动,比如快乐,痛苦,愤怒,舒适,效用,价值等等,都是没办法用数学数字来衡量的。这就是经济学中的主观价值论,主观价值论说,价值只可以分出高下来,而不能衡量出价值的具体大小。举个例子,如果问你现在想喝什么饮料,你此时此刻只知道自己想喝一瓶可乐,而不想喝一瓶矿泉水。你只知道一瓶可乐在你心中的重要性排序比一瓶矿泉水更高,但可乐对你的重要性是矿泉水的几倍,或者说喝可乐带来的快感是喝水带来的几倍,你是完全不知道的。你无法说可乐的重要性是矿泉水的3.5倍或者说4.8倍,即便你真的嘴巴上这么说,你心里脑中也无法真正的设想,到底是3.5倍什么呢?衡量价值的单位是什么?快乐的度量尺度是什么呢?实际上不存在这样的尺度,只能比较出价值的高下来。这在经济学中这被叫作序数效用论,只能对价值做出排序,比如说,第一第二第三等等。这是区别于基数单位的,基数单位比如说2公里,3斤水,50平方米房子。

第二个需要了解的知识点,严格对立于第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叫作外在的物质世界是可以度量的。这个很好理解,一瓶可乐有若干毫升的水、若干克糖和若干克碳水化合物构成。可乐瓶则由一定数量的塑料制成。而购买一瓶可乐的钱,则可以用人民币元来进行衡量。

那么一个显而易见的难题是,不可度量的内心世界是怎么和可以度量的外在物质世界发生联系的呢?为了说明这样的困难,先假设你是戈尔巴乔夫的下属,是某个社区计划委员会的主任,现在给你一些生产要素。有土地水泥,有钢铁、自来水,还有几百名壮年劳动力,全部都任你驱策。这些要素组合起来可以生产粮食,也可以生产一些工业用品,还可以生产一些住房,你的目的呢?只是服务于消费者,让他们过得好,满足他们各种欲望。有些消费者希望有更多住房,但另一些消费者希望吃饱肚子,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如果你跑去询问他们心中对住房和面包的重要性排序,有些人会说自己心目中温暖的住房高于面包,另一些人则相反,还有一些人既需要一定数量的面包还需要一定数量温暖的公寓。有些人甚至会对你说谎,不告诉你他心目当中真实的价值排序。

但不管他们心中怎么排序,你都无法知道那些想要面包的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偏爱面包而不是住房。不管你做出什么决策,事后盘点这个经济行动,你只能说盖房子用了若干面积的土地,还用了一些钢铁,而且占用了几个月时间的劳动力。然而,这些生产要素的单位是不同质的,每一个学过数学的人都能知道,10+35=45,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10亩土地加上35吨水泥,这能得出什么数学结论呢?两者的单位都不同。一个是面积单位亩,另一个是重量单位吨,怎么相加呢?2万升水和500个小时的劳动呢,又怎么核算每单位水和单位小时的劳动量呢?简单说,你没法核算你的手段的成本是多少。

再看看你的目的,由于上面所说的,你无法对每一个人层次不同的价值排序进行度量,你就更没办法计算你所达成目标的收益了。你无法核算手段和目的的成本收益,也就无法确定你是否正在经济的、便宜的利用稀缺资源。因此你必然走向无头苍蝇式的混乱生产,有时候生产了太多的住房和工业用品,但面包却短缺了,大家不得不挨饿。另一些时候面包生产的太多,但是住房和工业用品却太少,生活在你这个社区的人,都被迫习惯于石器时代之前的生活状态了。

米塞斯指出,有一个东西可以破解以上的困境。这个东西可以打通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壁垒,成为沟通内心世界和外在物质世界的桥梁,这个东西就是货币。严格地讲是基于货币的经济计算。500个小时的劳动和一吨钢铁,单位小时和吨的确无法直接相加。但是,劳动有货币价格,也就是工资,而每一吨钢铁也有货币价格,一旦把所有的要素的单位从吨、千克、平方米、小时换成同一个分母,经济活动就可以在货币之下进行计算了。因为所有手段的成本都可以换算成若干元人民币,而所有最终产品都可以用人民币来购买。这样,所有目的的收益,最后也都能够折算成人民币。

当收入大于成本时,经济活动的核算结果就是盈利,盈利说明你有效地使用了稀缺的资源;但如果从事后来看,你的这个项目成本大于收益,那说明你亏本了,亏损证明你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不那么重要的目的上。

计划经济由于没有私有产权,生产要素不能被私人所有,因此无法基于个人的意愿进行交易;没有交易也就没有办法产生交易的货币价格,没有交易的货币价格,就没办法计算你成本和收益,和你的目标的收益。无法经济计算,也就无法知道盈亏,从而也就没办法知道你是否有效地使用了资源。你只能乱碰乱撞,有时候生产过剩了,有时候却短缺得要命。长此以往,经济必然会走向普遍的贫困和崩溃。计划经济必然不可行,结论由此得证。

追溯起来,这都是因为主观的内心世界不可度量,而外部物质世界是可以被度量的,计划经济欠缺打通这两个世界的工具,也就是基于货币的经济计算。


科技进步可以实现计划经济吗?


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企业家们受技术的影响,认为计划经济的难题将被技术攻克。马云和刘强东就曾发表类似意见。马云说,由于大数据强大的数据获取能力,未来很可能计划经济会比市场经济更有效率。我们用米塞斯的经济计算理论来检验一下这个说法。为了方便检验,我们不妨把现有的技术夸大一点,假设一个更加科幻一点的场景。假设计划委员会可以在我们每个人大脑里安装某种高科技的电极,这样大数据不仅能收集各种商品的信息,还能够通过这些电极在计算机上看到每一个人脑中对不同商品的重要性排序。

但是即便是这样,内心世界仍然是无法用数字来表示和度量的;而外在的物质世界里,各式各样的生产要素的单位,仍然是不同的。即便在这么科幻的场景下,内心世界还是无法沟通到外部世界,经济还是无法有效进行盈亏计算。

因此我们知道,制约计划经济的不是技术不够发达,而是因为来自人性最本质的洞察:内心世界的价值不可度量,只可以比出高下。只要人类的心灵构造不变,只要我们人还是今天这样的人,那么私有产权和市场经济就是经济繁荣必要的基础。


价格干预


实际上,历史上的苏联是存在价格的,只不过这种价格是虚假的价格,是苏联的官员们拍着脑门武断的规定出来的价格,而不是基于私人所有权的真实价格。苏联人无法根据自己真实的价值排序,也就是真实的喜好进行买和卖。简单讲,这种规定出来的价格无法表达出人们真实的欲望和需要。而苏联的官员常年疲于奔命的跟踪超过2400多万种商品的价格。即便他们这么辛苦的工作,苏联的老百姓,却还是吃不饱饭,另一边像皮草这一类没什么用的商品,又生产过剩,经年累月地积压仓库,慢慢等待着腐烂。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迅速获得了一个启示,任何对价格的干预,都会扭曲经济计算,从而阻碍人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欲望和价值,最终就会导致生产在部分程度上的混乱。只不过比起全盘的计划经济来,危害要小那么一点点。那么在现实中,你有没有观察到对价格的扭曲带来的对经济的损害呢?如果有请留言给我,分享你对奥派理论工具的活学活用,谢谢。


划重点


计划经济由于没有私有产权,生产要素不能被私人所有,因此无法基于个人的意愿进行交易;没有交易也就没有办法产生交易的货币价格,没有交易的货币价格,就没办法计算你成本和收益,和你的目标的收益。无法经济计算,也就无法知道盈亏,从而也就没办法知道你是否有效地使用了资源。长此以往,经济必然会走向普遍的贫困和崩溃。

请我喝杯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