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二十二》是纪录片,讲的是慰安妇。
之所以为二十二,是因为现在还活着的受害者在中国仅有二十二人,倘若,这最后的二十二人都随时间而逝的话,倭寇就不会承认他们之前犯下的罪行。
整部电影的拍摄采用了三个原则:
不用历史资料
不用旁白
不用配音
所以,整个电影的节奏和走向都是由她们的第一视角讲述组成的。
“内容沉痛吗?”
“很沉痛,但是可以看到其他的东西”
原以为老人都会声嘶力竭,充满愤怒,但是情况却远远不是。或许是时间的原因,也或许是生活还要继续。相反,她们在镜头下表现的很乐观,如果不是谈及此事,她完全和你身边上了年纪的人一样。
有的老人会很可爱的问及拍她的摄像机会不会很贵;有的老人是典型的爱猫主义者。她们都一样的坚强,还有她们都一样的崇拜毛主席,甚至有一个人将她原来的姓氏改为毛(她原本是韩国人,很小的时候(估计四岁吧)就逃难来到中国,我觉得她是中国人)。
生活还要继续,有一位老人的说,她希望中国和日本可以一直保持友好关系,不希望再有战争了,有战争就意味着更多的受害者。多么好的内心啊!如果是我,可能会千方百计的多杀倭寇了吧,就算人体炸弹也不足惜。
现在倭寇政府还是拒不承认当年的罪行,不承认慰安妇,不承认人体实验,不承认生化武器。公开漂白自己,歪曲历史。想起了一句话“经历过战争的人都反对战争,只有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人才渴望战争”。恩,我恰好属于那种无知的人。
还记得当年看某知名作家(现在还没实力透漏)的散文,他提及日本核爆之后,他去日本找他的女性朋友,然后看到她的女性朋友再为核爆的事情组织活动,竟与其一起痛哭流涕痛斥美帝的非人道行为。卧槽,这他妈是多大的心啊,他的散文有一大半都是在写怎么躲避空袭,看见无辜的中国人怎么惨死的,这么浓的世仇到了日本就没有了,慈悲的圣母心啊,照亮了他不知所谓的逻辑。
他还说当年不断的有人写信给他要求他和写信的人一起求死,倘若,我生于那时,怕是每天给他写十封信。后与这白痴的作品再无缘。
little boy 和 the fat 绽放的时候,怕是世界上最美的花吧,象征着人道和自由。
蒂贝茨(投放核弹的人道主义者)说过:很多日本人主观地认为我会为轰炸广岛内疚,备受良心谴责。但事实上,我为什么要内疚?我亲眼看过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那里面日本兵用刺刀把胎儿从中国孕妇肚子里挑出来的暴行,并不比我向他们扔原子弹仁慈多少。日本人只强调他们挨了原子弹轰炸,却没有想过为什么挨原子弹。
英雄啊,再多来几颗吧!!!
电影满分十分打八分